常见问题解答
您当前位置:
主页»新闻动态»

到这座博物馆,赏“千峰翠色”

时间:2025-05-09 09:25:47 浏览量:71614

  图①:三件“镇馆之宝”。千峰翠色

  金凯华摄

  图②:歌舞剧《陌上花开》海报。到座

  杭州歌剧舞剧院供图

 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功臣山下,博物林木葱郁,馆赏碧水潺潺。千峰翠色坐落在这里的到座吴越文化博物馆,位于临安博物馆主体展馆北侧,博物是馆赏全国首个吴越国国史专题博物馆。自去年10月开馆以来,千峰翠色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。到座“我是博物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。”一名从上海专程赶来的馆赏游客说。

  展出的千峰翠色150件一级文物,大部分是到座首次亮相

  吴越文化博物馆650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,是博物临安博物馆主体展馆展陈面积的近2倍。博物馆中,“吴越千秋——五代十国时期的东南乐土”展共展出350件(套)文物,其中有150件一级文物,大部分是首次亮相。

  荷叶座鎏金铜架光彩夺目,银盒里的丝带残片精致细腻,刻花玻璃盘晶莹剔透……这里展览的文物种类丰富,包括瓷器、金银器、玉器、漆器、水晶、玻璃、丝织品及石构件。

  “走进吴越文化博物馆,如同翻开一本有关吴越文化的百科全书。”吴越文化博物馆馆长鲍伟华说,展览分为“百年有待——吴越国历史揽胜”和“一脉风华——吴越国文物观止”两大板块,系统展示吴越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面貌。

  “吴越国遗迹遗物的丰富性、完整性和珍贵性都很高。”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、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主任黎毓馨说,吴越国在文学、艺术、科技等诸多方面都有成就,遗存至今的精美器物,在风格上承唐启宋,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艺术审美水准。

  3件“镇馆之宝”,展现秘色瓷风采

  细颈盘口瓶、花口碗、瓜棱双系盖罐、葫芦形执壶、夹耳带流盖罐……吴越文化博物馆是国内首个系统展示秘色瓷精品的博物馆,上百件秘色瓷珍品令人叹为观止。

  “九秋风露越窑开,夺得千峰翠色来。”在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笔下,秘色瓷犹如郁郁葱葱的峰峦之色。只有上佳精品的越窑青瓷才能被称为“秘色瓷”。

  “秘色瓷发端于中晚唐,繁盛于吴越国时期,是我国古代制瓷工艺的一个高峰。精选的优质瓷土、釉料经过筛选和提纯,将瓷器装入特制的瓷质匣钵中烧制,才有青色纯正、釉色莹润的秘色瓷诞生。”吴越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吕彬说。

  博物馆二楼的独立展厅内,展出了3件“镇馆之宝”。这些文物出自五代吴越国王钱镠之母水丘氏墓,分别为秘色瓷褐彩云纹熏炉、秘色瓷褐彩云纹油灯、秘色瓷褐彩云纹盖罂,是晚唐秘色彩绘瓷的典范。

  尤其是高66厘米的秘色瓷褐彩云纹熏炉——集镂空与釉下彩绘于一体,以荷莲和如意云纹为主要装饰图案,将釉下褐彩、镂刻、阴刻等多种工艺融为一体,由盖、炉、座3部分组合而成。胎色灰白,胎质细腻,器盖上的釉色呈现出青翠且滋润的色泽,是唐代越窑青瓷工艺的巅峰之作。

  “以秘色瓷为代表的越窑青瓷,不仅反映了当时吴越国的社会生活,也成为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,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在世界广泛传播。”黎毓馨说。

  从博物馆到歌舞剧,传统文化融入生活

  展厅内有一件备受游客喜爱的文物——一只憨态可掬的水晶狮子。这只由透明水晶雕琢而成的狮子,不过一拳大小,乖乖蹲坐,耳朵贴在脑袋上,眼睛看着前方。以此为灵感,博物馆打造吴越文创“狮如意”,衍生出水晶狮子镇尺、三色盲盒、挂饰等文创产品。

  博物馆积极推动吴越文化元素的创新利用。从做工精美的胸针、发簪、丝巾,到秘色瓷皮囊壶等比例缩小的立体冰箱贴,以及秘色瓷主题杯垫和贴纸……50余款吴越文化标志性文创产品十分热销。

  数据显示,去年开馆以来,吴越文化博物馆已接待观众超15万人次。从吴越文化博物馆出来,可以顺便游览婆留井、功臣塔、吴越国王陵……映入眼帘的各类历史遗迹,继续讲述着丰富的吴越文化。附近的衣锦街上,古水渠与吴越元素的雕刻交相辉映,将旅游景区、千年古城、城市商业等进行有机串联。

  从歌舞剧《陌上花开》首演,到出版“吴越历史文化丛书”,再到推动《钱氏家训》进学校、进社区等“五进”工作……近年来,临安区积极统筹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,让吴越文化融入百姓生活。

  “文化地标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,更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。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,用好传统文化资源,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”临安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产品中心
文化
中心
综合
荣誉资质
荣誉资质
专业团队
新闻动态
公司新闻
行业动态
常见问题解答
关于我们
公司简介
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
TEL

020-123456789

邮箱:admin@aa.com
手机:020-123456789
地址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
Copyright © 2002-2017 陵水县城乡投资有限公司
友情链接: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  鹳雀楼,更上层楼  文旅部推出七大板块春节主题文化旅游活动  话剧《青蛇》被侵权,中国国家话剧院发布声明  【文化中国行·一线讲述】那些被文学照亮的村落  文旅部推出七大板块春节主题文化旅游活动  来故宫,赴一场园林雅集  国家医保局: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严监管 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  掌上管农田 农民“慧”种田  中特检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  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“天雨流芳” 一句劝学古训背后的文脉书韵 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:读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运河史诗  永定门里 乾坤一场戏 半生较量 俯仰皆身鉴  《黑神话:悟空》主题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开幕  国家医保局: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严监管  安徽乡村振兴网将举办首场特色乡村市集活动  这群年轻人种的牡丹 带火了这座城  全国所有省份已将职工医保共济范围扩大至“近亲属”  “质量月”曝光台  两会声音 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(外国游客感受“中国之美”)  一碗螺蛳粉烹出文旅大产业  六安市独山镇:沉浸式体验带火“红色游”  AI时空映画|花开中国 春满山河  文化中国行|新展览、新活动 清明假期“博物馆热”再升温  一碗螺蛳粉烹出文旅大产业  春花不止于江南——去明代北京反向赏花  掌上管农田 农民“慧”种田  第三届浙江音乐学院国际管乐艺术节开幕 10场演出免费向公众开放  中国消费者协会: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  市场监管总局、中消协提示:不是所有净化器都能除花粉过敏原  AI时空映画|花开中国 春满山河  国家邮政局:8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6.2%  千年桃乡焕发新生机 2025年甘肃秦安桃花会开幕  全国多地文旅数据出炉 清明期间这些红色景区受青睐 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:读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运河史诗  古澜轩秀、发康宝等9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物质  国家医保局: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上线  两部门联合整治体育饭圈乱象 处置账号7.6万个 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:读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运河史诗 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禁用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 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  “园居春信”2025年中国园林博物馆清明节文化活动举办  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  藏粮于技,看“起飞”美学  去码头整点薯条  全国多地文旅数据出炉 清明期间这些红色景区受青睐  互动中触摸文化密码 体验“江湖共振” 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原副秘书长薛寅君接受审查调查